聚焦“十四五”|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借鉴外脑助力发展——中再资产成功举办首期“谋划十四五,开启新思维”系列高端讲座

来源: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22日浏览次数:

  9月11日下午,由中再集团战略发展部指导,中再资产承办的“谋划十四五,开启新思维”系列高端讲座首期专题讲座顺利举办。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祝宝良博士,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博士受邀做主题分享,中再集团战略总监、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秦泓波出席并致辞,中再资产公司领导罗若宏、褚文胜参加会议。



  祝宝良先生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为主题,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和预测以及“十四五”时期政策选择等方面展开分享。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祝宝良先生分析认为,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之大前所未有,疫情持续时间和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产业发展和投资仍存在结构性机会;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全球产业链重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压力加大,逆全球化趋势凸显,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政策协调难度上升。

  展望“十四五”,祝宝良先生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有新变化。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塑世界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将成为各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取向。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上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提高。祝宝良先生认为,受疫情常态化影响,“十四五”时期实际增速会低于潜在增速,应重点围绕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全球经济战略等六个方面做好“十四五”期间的政策选择。



  张岸元先生以“当前形势及‘十四五’若干重大问题”为主题,围绕金融的逆周期调节特性、宽松政策趋势、经济增长节奏以及对“双循环”的理解等方面展开分享。他认为,今年出现的市场繁荣与金融逆周期的调节功能息息相关。从长期资产管理角度分析,宽松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众多改革措施显著改善了流动性,一方面引起资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资产安全性被流动性投放所掩盖。从货币政策空间来看,年内美联储扩表进程逐步收敛,空间有限;人民银行坚持回归常态化,货币政策继续保留空间;中期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或有变局。

  经济增长节奏方面,张岸元先生分析认为,受四季度投资、消费、外贸的补偿性增长因素减弱以及疫情等影响,年内同比增速继续提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从中长期看,人口等慢变量将拉动潜在增速下行。此外,张岸元先生强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然会受到现有国际格局的制约,而国内大循环是中国经济实现关键跨越之所必须,要依托科学思想的突破、技术路线的形成、大规模生产制造、覆盖广阔国内外市场四个环节来实现。

  后续,参会人员与嘉宾就“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积极踊跃的交流互动。

  “谋划十四五,开启新思维”系列高端讲座旨在充分利用外部专家资源,为中再集团系统“十四五”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营造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的工作气氛,围绕宏观经济、重大金融政策思路和金融投资等领域战略性重点和热点话题,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分享交流。

关闭